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謊言之城

謊言之城是這樣鍊成的

相 比起梁班子上任以來引起各種各樣的軒然大波,教育局長吳克儉秘密上京,新聞處因沒有通知傳媒而遭受記協的譴責,已算是小菜一碟,很快便失去新聞價值。但 是,當我看見民望最高、智商也應該是高官當中最正常的林鄭月娥,說事件不過是政府內部溝通出現誤會而引起,我不禁對於由納稅人豢養的高官,何以越來越肆無 忌憚地撒謊而百感交集。

無 人不知香港公務員的心態就是怕犯錯,所以最好不做不錯;若然一定要做事,必定嚴謹遵從一貫程序,以免自己「揹鑊」。因此,當政府改變一貫做法時,必定是來 自上級的指令,尤其像新聞處這種要晝夜面對傳媒的三煞位部門,豈有忽然怠懈既定程序而產生「誤會」之理?是故,林鄭說新聞處沒發新聞稿,是因為「內部將廿四小時內官員外訪不用署任,與不需發新聞稿搞亂」,根本是堂而皇之當你我白癡。

特 區政府誠信崩壞,十五年來逐步與內地看齊,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社會長期姑息是根源所在。尤其學術界、教育界等許多所謂有識之士,常誇誇其談社會發展或做人處世,但對於強權違反最簡單的善惡價值時,卻是世故地沉默。例如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曾於本年四月一日的《明報》撰文,痛斥教育局長孫明揚在其母校英皇書院減班的問題上公然說謊,反映政府「為了推行政策而說謊,誠信再不是政府的核心價值」,而政府頂層由曾蔭權起一個個接連醜聞纏身,恰恰證明政治的潰爛是誠 信破產所至。但這位仗義執言的林台長,原來一直為梁振英撰寫政綱,結果現在他所支持的「梁特首」與其班子同樣陷入誠信危機時,我們再也聽不到他的諍言了; 可憐的是當日的義正辭嚴,現在卻只會被視為替主子打落水狗去立威的繕稿。

港 人過往一直期望社會上的菁英為市民發聲,故其實他們之所以被奉為菁英,是依靠現行制度的不平等而得益,而身為既得利益者,心態當然是「維穩」多於「求變」。建制中人看清了這些菁英的虛怯,所以上至CY林鄭可以隨意玩弄語言偽書,下至土共教師在今時今日所有事情都有Youtube為證的年代,依然可以睜著眼睛將拍檯說成「觸及桌面」。現在要學生和家長帶頭走上前台自救,所幸者當是索多瑪城中義人者眾,理應免於滅亡,但也反映過去多年菁英對社會的背叛,要讓孩子親自出動指出國王的新衣。若非如是,正如庫斯克老師所言,為何教協到現在才現身?為何不見他們在反國民教育的議題上一如他們叫會員投票所展現的組織力?

隨著香港在西環治港下進一步「內化」,港人也必須像內地同胞一般自我組織維權,這是迫不得已,卻也是歷史潮流;港人終於明白命運還是要靠自己主宰,不能託付於人,尤其是在這個謊言之城,講真話變成希罕,對謊言再無憤慨之際,明日的遊行,也許就是末世前最後最好的國民教育。

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恐嚇議員

我在6月26日蘋果的論壇版文章是這樣寫的:

「政府要求立法會『打尖』處理改組『十九司局』的議案遭否決,證實了兩件事:一是梁振英乃至西環無法實現建制派的『大和解』,唐營不會平白為新一屆政府護航;二是其他建制派因要面對九月選舉的壓力,不論是要參與直選的葉劉淑儀,還是尋求連任功能組別議席議員如梁家騮,都不願背負『挺梁』的罪名而失分。由此 可見,比起當日為抗衡拉布而要建制派人人都通宵排排坐的『死命令』,梁振英本身所能得到建制派的支持竟如此鬆動。

現在梁振英爆出僭建風暴,連民建聯和工聯會也不得不多踩一腳,要求他們親手投票『選出』的候任特首交代,顯示他們其實比泛民清楚,在這個時刻究竟『保梁』還是『反梁』能夠取悅選民。因此,只要七一遊行的聲勢壯大,群眾力量就足以使立法會提出彈劾動議,要是有誰反對彈劾,那誰就不用想在九月得到選民的支持。」

四十萬人上街,聲勢還不算壯大嗎?所以,是時候實踐下一步計劃了。我謹寫了以下一封對立法會議員的「恐嚇信」,希望可以讓朋友們一人一信去向立法會議員施壓:

敬告全體立法會議員:

要求立即啟動彈劾行政長官程序

    本人要求各位議員立即根據《基本法》七十三條,啟動彈劾梁振英的程序。

    《基本法》七十三條列明:「如立法會全體議員的四分之一聯合動議,指控行政長官有嚴重違法或瀆職行為而不辭職,經立法會通過進行調查,立法會可委托終審法院首席法官負責組成獨立的調查委員會,並擔任主席。調查委員會負責進行調查,並向立法會提出報告。如該調查委員會認為有足夠證據構成上述指控,立法會以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可提出彈劾案」。

    本人認為,梁振英在其住所僭建的事件中,有明顯向公眾說謊的證據,這已經構成瀆職行為。  
   
    其實就算無僭建之事,梁振英的「當選」過程,皆被選委以至公眾認為受到中聯辦的干預,若然找到證據,則屬違背「一國兩制」的違法行徑,為此也必須啟動彈劾程序予以調查。
   
    如各尊貴的議員,背棄監督政府的天職,本人必定呼籲親友,在九月立法會選舉中,以選票作出回應。

 選民  XXX                

二○一二年七月三日